終於要來寫這篇了,沒有申請到學生簽的心酸血淚史哈哈。當然現在的經歷還無法當做參考,預計等今年九月如果成功申請到簽證的話,會再寫上兩次申請的差異與建議。
但現在可能先說說自己申請學生簽證被拒絕的經過吧,哈哈。希望可以給大家參考。其他參考的連結在此。由於學校特別的時程安排(從公佈入學到開學超級短),中間也是經歷了風風雨雨,我先把自己這次申請的時程寫下來。
[去年]
大約十一月開始準備作品集
11/5 送出uni-assist線上申請
11/6 uni-assist繳費
11/9 uni-assist收到匯款
12/4 uni-assist VPD認證下來
12/31–1/30 學校線上申請系統開放時間
[今年]
1/7 寄出申請資料、作品集
1/29 預約簽證時間3/7(原本學校說公佈時間大概是截止後五週)
2/20 收到錄取通知
2/20 當天晚上取消簽證時間(因為可以提早申請了)
2/21 線上申請X-patrio限制提領帳戶
2/22 重新預約簽證時間2/26(取消後要等48小時才能重新預約)
2/22 匯款給X-patrio
2/25 X-patrio收到匯款、拿到證明(超級壓線)
2/26 德國在台協會101辦事處 辦理簽證(通常要5~8週,也有人三週拿到)
2/28 線上申請公保 TK(原本準備之後簽證需要的)
3/1 收到保險證明
3/4 寄回學校入學所需紙本資料
(很長的等待…)
4/8 學校正式開學
4/9 收到德協寄回的護照,以及拒絕簽證的信件
4/15 飛往柏林
4/18 去學校上第一堂課
4/23 主修課面試、去學校IPA入學考試中心順利拿到學生證
… …
好啦我知道其中夾雜了很多無關簽證的事情哈哈。看起來很瘋狂吧,基本上因為學校的關係,所有時間都排得非常緊,幾乎是不可能更快的方式了。但中間的轉折真的超多的,心臟要很強壯。總之畢竟是個人經歷的分享,當個參考就好。

我這篇就不仔細分享簽證所需資料了,大概網路上都查得到很詳細的介紹,比較可以分享的大概就是以下幾點。
- 『德國協會認證的限制提領帳戶申請方式增加』
- 『學校給的條件式入學許可 不一定能申請到簽證』
先來說說第一項吧。
『德國協會認證的限制提領帳戶申請方式增加』
有認真開始研究簽證需要的東西就會知道以往最麻煩的就是限制提領帳戶,之前都只有去Deutsche Bank申請的選項、還需要去德協公證,但現在都不用了。
德協提供了很多新的選項:像是Coracle、Fintiba、X-patrio等方式,我自己因為看到網路上大家用網路銀行N26(與X-patrio合作)的經歷、跟X-patrio的中文說明,所以後來就選了X-patrio,只需要上網申請、填資料,最後去銀行匯款,隔個3~5天左右證明就直接Email寄來了。可以說是省了非常多問題。
N26則是他們的合作銀行,但你如果不想用網路銀行,要選擇別家也可以,X-patrio只是一個暫時幫你保管錢的地方,需要等你到德國了,在當地開個帳戶,把資料寄給X-patrio他們就會幫你把錢按照政府的規定一個月匯一部份到你指定的銀行。
我選N26也是因為他不需要入籍(Anmeldung)登記住處,因為我待的時間不超過3個月,基本上不會有住的地方給我入籍(超過3個月是規定要入籍,不然之後延簽會有問題)。在到這邊後只要有一個地址,他們可以把你的金融卡(含MasterCard功能)寄給你,基本上就可以成功開戶。
『學校給的條件式入學許可 不一定能申請到簽證』
再來就是說明簽證沒有通過的經過,最初還是要回推到我申請學校的資料。
當初學校的申請條件上寫道:申請需要至少德文A2證明,入學需要B2。所以我送出申請時是附上考A2的證書。
學校寄來的入學許可上是這樣寫的:你目前被提供了一個學生資格,只是需要符合語言程度之後才算正式入學,你可以在最多兩個學期內取得證明。同一封pdf上也有附上一張表格,說自己要申請多久的時間(一學期或兩學期)來取得所需要的語言程度,並需要在送出文件後幾個星期內自行附上報名語言學校並繳費的證明,不用學校再行通知。
由於主要的信件都是德文的,為了確認我是否可以拿這封信去申請簽證,還特別寫信給學校再確認了一次。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只需要第一張通知入學的信件,其他文件是要交給學校的。
於是我就拿信件與A2檢定證明(還附上了之前考英文IELS成績,但在櫃檯時被說這個不需要)以及申請動機信等其他資料去德協申請簽證。然而最終沒有通過。
拒絕發給簽證的原因寫道,因為我是近期才通過A2考試(其實是2018年3月考的),沒有到達學校要求的程度,也沒有進一步的證明有在持續學習,所以不給予簽證。
其實後來去到柏林,詢問學姊她當初也是用A2申請,一年後考過學校內的B2考試。學校的國際中心在見到我後跟我說他們非常驚訝,他們一直以來也常常發這種條件式入學,卻很少發生這種簽證沒過的事情。上網查了一下,或許是因為這幾年歐洲難民潮影響,政府需要把簽證發給那些更需要的人,於是審核條件就變得更嚴苛也有可能。
但我想自己可能應該在申請簽證時在動機信裡說明學校給的條件(兩學期內通過),與自己預計在那邊同時努力補上語言程度的計畫。並先找到柏林可以直接報名的語言學校,附上繳費證明。當初原本是找到公立學校附設的語言學校,學費比較便宜,但需要在特定的時間到現場考程度檢測,通過才能報名,所以遲遲沒有申請其他語言學校。其實大部分以盈利為主的語言學校都可以做線上的測驗,只是學費就貴了許多。這是當初沒有想到簽證可能需要的東西。
但我為什麼還是去了柏林上課?其實原本只是因為機票都訂好了,既然語言程度還沒到,那就先用申根簽去讀三個月密集的語言,希望在那個環境下學習會比較快速,也是因為在台灣看到的幾間語言學校(包含歌德與我之前上課的Eurocentre)都沒有開B1的密集班,如果真的要上可能只能找私人家教。於是就先飛去柏林。
實際到了之後,還是詢問了學校入學考試中心,這樣是否可以入學?因為我們學校一個學期也只有三個月,所以基本上我是可以讀完,暑假再回去申請一次簽證。沒想到學校說由於我的學費還沒退回來,所以沒有問題,請我隔週去辦理入學。隔天我去國際中心諮詢,辦理的職員很了解我的狀況,她也很驚訝簽證那邊沒有過,說願意幫我寫信去問問看,並告知對方學校實際狀況。我還是很擔心簽證問題,她說學校不需要再次的檢查簽證,所以基本上沒有問題,只是還是說“But still, travel visa is not good”,因為我等於在那邊沒有個正式的身份、不能打工或做其他事情。
總之還是先入學了,語言學校也在幾番波折後找到了,去問了幾間學校不是錯過了報名時間、就是已額滿,或者是上課的時段不理想,最後還是退掉一堂學校的課為了去上語言課下午的密集班。
還是很感謝學校的密切聯絡,至少有疑問的地方都能快速地得到回應,也學到在德國無論做什麼事基本上都需要先行預約(去國際中心時職員說還好我有先預約,不是不清楚狀況的突然出現)。只希望接下來好好的學習德文,暑假回去申請簽證能順利通過。
如果能幫助到其他人,那要給的綜合建議應該是“多準備一些可能沒有要求的事,以確保自己的動機、積極度能明確的傳遞。”希望大家也一切順利,畢竟出來後需要面臨的是更多的挑戰。
*6/11 補充:上網看到了這個網站,有詳細說明需要的資料(比在臺協會要求得更清楚一些),給大家參考。https://www.studying-in-germany.org/german-student-visa/
*2019.09 第二次申請通過傳送門: